找到相关内容387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印光大师与太虚大师之思想差异——以近代佛教面临之困境及其改革发展为背景

    。  2、住持论次数,不论代数,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後之嫌。  3、不传戒,不讲经,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。堂中虽日日常讲,但不升座及招外方来听耳。  4、专一念佛,除打佛七外,概不应酬一切佛事。  5、...

    周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267848.html
  • 佛教常用器物(1)

    七日,日日中间,读诵是经,正心正忆,正念正观,正思惟,正思议,正受持,正用行,正教化。 在《法华传记》卷十〈十种供养记九〉中,鸠摩罗什曾说,若要供养《法华经》,须依经说,略备十种供具:一华、...经过,胜热婆罗门一直鼓励他,最后善财童子终于鼓起勇气向火里行去,结果发现这堆大火原本是清凉的火。 同样的,香也是是清凉的香。从火里点出清凉的香,它弥漫内心,能使人维持正念,以正念相继入诸禅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2767914.html
  • 佛教常用器物(2)

    ‘香板’的详确知识,一时不及多谈。想要多加了解,可以查阅金山共住规约。 香 佛教常用器物香 ‘香’是佛教的供养仪物之一,它具有流布芬芳、消除秽气,驱逐蚊蚋、正念清神、表伸诚敬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2867915.html
  • 萨迦班智达生平、事业简介(2)

    于软座椅上,对吉祥施胜说:“请你去烧茶。”对我说:“你去准备一把香。”当我把香拿来时,法王正念长寿度母经,并亲见救度母。十七日半夜时分,法王直端端地睡在我身边。以后又站起来对我说:“你难道什么也没看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167946.html
  • 兵役与公民身份—— 抗日战争时期僧伽身份的重构

    在这方面应该有一种“修养”,即保持佛教出家人的人格,时时提起“慈悲之心无常之观的正念”。他并从抗战胜利佛教复兴的高度认为僧人参加救国工作,万不应随流俗化。[16]  在全国性的抗日救国浪潮面前,佛教界对...

    何子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0367981.html
  • 宋僧慈觉宗赜新考

    众善聚为一疏,时时读之,令生欢喜。又请父母坐卧向西,不忘净土。设弥陀像,然香鸣磬,念佛不绝。舍报之时,更须用意,无以哀哭失其正念。父母得生净土,受诸快乐,岂不嘉哉!平生孝养,正在此时。寄语孝子顺孙,无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3468074.html
  • 隋唐初期禅观对西方净土法门的影响(下)

    又令维那“人命将终,闻钟磬声,增其正念”,告弟子们不应哭泣且默然,最后云“吾将去矣”,言已端坐如定而卒于天台山大石像前,春秋六十七,即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(四)日。 另一份章安灌顶(五六一—...修六度”——布施……忍辱……等。又个人的禅修境界,虽然他曾证得“法华三昧”,但忙碌于度众之事,个人的静修时间也相对地减少,已得的三昧心境也有可能损减,因此会对自己临命终时的正念有所交代,才会有“人命将...

    道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568247.html
  • 隋唐佛教史及汉传佛教大乘八宗

    心,正念真如,求愿往生;□深心,谓欲求无上佛果者,必须心契深理,厚种善根,如深根难拔;□发愿心,谓以真如实心、趣果善心,以此二心功德,至诚回向,发愿求生净土,速证法忍,广拔一切众生苦恼。  □《往生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668248.html
  • 推动创造美国佛教文化(上)

    是对宗教的尊敬,也对自己正心正念的修行有益处,是培育自我约束力的好方法。美国佛教会举办过多次大型法会,其中两次选在新罕布夏州的松坛天主教露天教堂举行的,每次都有上千美国各族裔人士参加,对佛教在美国的...

    沈家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2168336.html
  • 唯识三十论释(2)——守培法师

    防修,纵荡为性。障不放逸,增恶损善所依为业。痴分摄。放逸本非善恶,依此而能损善增恶,故曰:增恶损善所依为业。  云何失念?于诸所缘,不能明记为性。能障正念,散乱所依为业。痴分摄。  云何散乱?于诸所缘...

    守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468370.html